中土良田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中土良田”)以國際先進的納米碳微生物發酵技術為核心,從提供維持生命體系(人、動物、微生物、植物和礦物)所需要的基本營養要素,保障生態系統循環過程中元素在提供和歸還過程的均衡這一根本入手,全面系統地介入大農業生產的全過程,以中土良田的農業生態管理系統的理念、技術、產品及模式來實現種養聯動,解決化學農業模式產生的各種面源污染帶來的環境問題和食品安全食品健康問題,保障大農業生態圈的良性循環。
中土良田自有專利權的發酵設備,自主研發的的發酵技術、工藝和配方,有生態農業理念、模式和管理系統?,F有全資合資合作公司六家。分布在吉林、山東省、江蘇省、江西省、湖南省和北京市等地;有員工近百人,其中,國外技術人員一人、臺灣技術人員兩人、本土技術人員專職六人兼職四人共十人。公司與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山東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等科研院所有者密切的合作
公司發展領域和方向
公司通過農業生態管理系統主要致力于解決三大領域的問題。一是種植業。從土壤改良入手,在農作物生長的全過程中,解決營養供給、病蟲害防治等問題,減少化肥農藥投入量或完全替代,最終實現農產品增產提質;二是養殖業(畜牧、水產)。從飼料入手到養殖過程防疫再到糞污處理,通過中土良田的農業生態管理系統解決抗生素注射和添加、重金屬化合物添加問題,解決生長過程中病害及健康均衡生長問題,最終實現綠色養殖,保證肉禽蛋水產品的健康安全供給;三是環境保護。對農業面源污染的綜合防治、種養殖業的廢棄物資源化再利用及農業生產和生活產生的綜合垃圾和污水處理。
技術及產品優勢
中土良田用自主的發酵設備,發酵工藝,生產出的復合微生物菌肥。中土良田的復合微生物菌肥有以下突出特點:一是對不同的氣候、水文和土壤有廣泛的超強適應性;二是有多菌種協同超強的活性;三是自帶一定的由超精細研磨的大豆、棕櫚灰等原料提供的有機機氮磷鉀肥力;四是對土壤的各種理化性能的調節恢復及病蟲害防治都有突出的效果;五是納米碳技術與中土良田的微生物菌肥結合,綜合效力成倍增長。自2012年至今,特別是2015年以來,中土良田先后在吉林省、江蘇省、江西省、陜西省、浙江省、湖南省、湖北省、山東省、三峽庫區等多省市建有生態農業種植養殖示范基地近萬畝、微生物菌肥廠和有機肥廠多家,涉及多種蔬菜、水果、茶葉、糧食等作物種植及畜牧、水產養殖。
實踐證明,采用中土良田的農業生態管理系統支持農業生產,土壤和水體得到改良和凈化并恢復原本健康活力和功能;動植物健康生長,綜合抗逆性明顯增強;化肥、農藥、抗生素和人造激素等化學品用量大幅減少;產量不減的同時實現品質大幅提升;種養殖業生產帶來的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治理;種養殖業廢棄物的資源化再利用成效顯著。
一、當前農業發展的現狀
當前農業發展的現狀除了大家都熟知的土壤污染、地表水地下水污染、化肥使用超量、重金屬超標、農藥殘留超標、抗生素人造激素超標等等要素以外,還有幾個重要指標應高度重視:一是作物果實中元素種類不全或含量不足;二是濫用微量元素肥;三是多數有機肥的生產工藝值得商榷,生產出合格的有機肥有難度;四是缺乏系統性的統籌規劃;五是生態環保意識模糊;六是繼續盲目追求產量;七是政府科研院校專家企業種植戶形成多層皮,缺乏上下統一貫通的共識;
農業是最基礎也是最大最復雜不可控變量最多的產業,這里不缺少相關技術和產品,缺少的是與之相對應的科學的理念指導下的可以兼容多項有效技術和產品及模式的一套全面整體認知農業的管理系統。
二、中土良田農業生態管理系統及其解決的問題
中土良田農業生態管理系統從氣候、水文到土壤,從動植物生長的必需要素到除草、病蟲害、疾病的預防,從產量到品質,從作物和土壤的關系、魚水關系、種養關系等要素和變量,都同步整體系統地納入解決方案,從而避免碎片化、單一化、局部片面地最終無法真正解決農業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復雜問題的無效活動。
中土良田農業生態管理系統能夠解決以下問題(但不限于):
種植業
1、土壤的改良與修復。近半個世紀的化肥農藥加激素的化學農業種植模式給環境帶來的傷害和毀損是有目共睹的,特別是對土壤的嚴重破壞已經導致在18億畝的農田里,已經找不到幾處可以長出安全健康的土地了!土壤不健康,作物就不健康,果實怎會健康?!
中土良田通過微生物納米碳技術,改良修復土壤,恢復土壤原本的自然健康狀態。
2、保證化肥農藥的減量施用或者完全替代化肥農藥。中土良田的微生物納米碳技術及其產品在作物的生長過程中,通過大量施用有益微生物菌群和增補碳源,保障作物的營養源充足,減少甚至杜絕病蟲害的發生,作物的抗逆性大大增強。從而,實現化肥農藥的減量施用。
3、保證作物增產提質。
4、恢復保護并提升有文化歷史傳承的地理標志性農副土特產品的品牌。
5、建立產學研聯合(與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院士、國家和地方農業院校合作)、產供銷一體(與政府,農村合作社,種植大戶,家庭農場,互聯網、物聯網平臺、東方美食等合作)的高標準現代生態農業示范區。
畜牧、水產養殖業
1、減少抗生素和各種激素的喂飼,減少病害。
2、提高飼料吸收利用率,降低飼料成本。
3、提高肉質的品質。
4、減少養殖期的臭氣排放。
5、養殖糞污的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再利用。用中土良田的微生物納米碳發酵技術,可以將養殖糞污變廢為寶,綜合利用。通過標準發酵處理,糞污變為高品質微生物有機肥。
6、建立產學研聯合(與畜牧獸醫累院校合作)高標準化綠色養殖示范區。
7、對養殖水體進行綜合治理,恢復水體原本的生態自然健康的自然系統。
三、關鍵點
1、政府和政策。農業是基礎產業,是人們基本生存的保障,是政府最為關注的民生焦點。好的技術產品和好的解決方案,取得政府的認同和支持是首要的任務。政府認同支持和助推,加之政策引領保障,生態農業事業可成。
2、觀念。要清醒地認識到,人類的行為只是為了兩件事,一是滿足吃和用的物資需求問題;一是滿足追本溯源的好奇的精神慰藉問題。天地自然是一切的源頭;土地是萬物生存的基礎;元素是構成萬物的基本要素。
3、微生物。微生物是世界存在和運行的保障,沒有微生物就沒有這個世界。微生物技術是所有技術之首。
4、辯證法。不能用死教條來面對這個鮮活的世界。實事求是,因時因地制宜。
5、資金。生態農業需要資金投入。
6、現代科技在農業領域的應用,為農業生產插上翅膀。
總之,通過應用中土良田的農業生態管理系統(先進的生態農業理念+微生物納米碳技術+互聯網、物聯網+金融+市場的模式),使大農業生態良性循環的目標實現成為可能,讓人們吃上安全健康的食物成為可能,讓人們實現清潔適宜的宜居環境成為可能,最終實現習總書記提出的“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美好目標!